产品概述

51单片机 锁存器 51单片机控制的万能密码锁(附仿真文件+源代码)

小编 2024-11-24 产品概述 23 0

51单片机控制的万能密码锁(附仿真文件+源代码)

前几天有小伙伴留言说想知道单片机是怎么样控制密码锁的,正好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下面我分享出来,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51单片机控制的万能密码锁系统,PROTEUS仿真文件

初始密码:12345678

此程序用51单片机控制74LS164锁存器来实现

单片机与存储器之间通过IIC 通过通讯来建立密码系统通讯

仿真启动开始设置密码

万能密码锁参考程序源代码:

#include<AT89x51.h>

#include"intrins.h"

#include"key.h"

#include"xsh.h"

#include"24c02.h"

#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

bit BJCB=0;//报警标志

XG=0,//修改密码标志位

BJ=0,//报警标志位

SJ=0;//锁键盘标志位

// xg=0;//修改密码标志位

uchar PSWD0_0[16]={0};//密码输入缓存存储单元

//uchar code PSWD0_1[16]={1,2,3,4,5,6,7,8,1,2,3,4,5,6,7,8};//用户初始密码存储单元

//uchar PSWD1_0[16]={0};//读出密码缓存存储单元

uchar PSWD1_1[16]={1,2,3,4,5,6,7,8,1,2,3,4,5,6,7,8};////管理员初始密码存储单元

sbit OUT=P3^5;//输出端口

sbit L1=P0^2;//上电指示

sbit L2=P0^1;//开锁指示

sbit L3=P0^0;//报警指示

uint mg=0,//密码个数

KSC=0,//开锁次数

BJC=0,//报警次数

TCNTY=0,//用户按键定时次数累加

TCNTG=0,//管理员输入密码定时次数

yhsh,//用户输入标志位

glsh,//管理员输标志位

shw;//密码输入标志位

void yhmimaxig();//密码修改程序

void glmimaxig();//管理员修改程序

void bjyin(ulong t)

{

ulong c;

uint n;

for(c=0;c<t;c++)

{

for(n=0;n<50;n++); //延时

BEEP=~BEEP; //取反输出到喇叭的信号

}

}

void delay_10ms(void)

{

uint i = 1000;

while(i--);

}

//////////////定时中断服务函数//////////////////////////////////////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uint i;

TH0=(65536-50000)/256; //对TH0 TL0赋值50MS定时

TL0=(65536-50000)%256; //重装计数初值

if(yhsh==1)

{

TCNTY++;//用户定时计数

if(shw==1)

{

TR0=0;

TCNTY=0;

}

if(TCNTY==400)

{

TR0=0;//关闭T0定时器

TCNTY=0;

mg=0;//密码个数清零

L1=1;

for(i=0;i<2;i++)//声光报警电路

{

L3=0;

bjyin(1000);

L3=1;

delay(1000);

}

L1=0;

}

}

else if(glsh==1)

{

TCNTG++;//管理员定时计数

if(shw==1)

{

TR0=0;

TCNTG=0;

}

if(TCNTG==400)

{

TR0=0;//关闭T0定时器

TCNTG=0;

mg=0;//密码个数清零

L1=1;

for(i=0;i<2;i++)//声光报警电路

{

L3=0;

bjyin(1000);

L3=1;

delay(1000);

}

L1=0;

}

}

}

void main()

{

uint i;

TMOD=0x01; //定时器工作在方式1

ET0=1;

EA=1;

TH0=(65536-50000)/256; //对TH0 TL0赋值

TL0=(65536-50000)%256; //使定时器0.05秒中断一次

//Read_page24c02(0x00,PSWD1_1,16);//向24c02里读用户初始密码

//i2cWrite24LC16B(0,0X20);

/////////////第一次向24c02里写入初始管理员密码、用户密码、开锁次数/////////////////////

for(i=0;i<16;i++) //用一次写一个向24c02里写

{

i2cWrite24LC16B(PSWD1_1[i],i);

delay_10ms;

}

for(i=0;i<16;i++) //用一次写一个向24c02里写

{

i2cWrite24LC16B(PSWD1_1[i],0x10+i);

delay_10ms;

} //proteus仿真时用,烧程序时,第一次用,第二次不用。

KSC=i2cRead24LC16B(0X20);

loop: L1=0;//上电红灯亮

L2=1;//开锁成功后绿灯亮

L3=1;//输错时黄灯亮报警

OUT=0;//开信号关闭

display_0(KSC);//开锁前显示

///////////密码输入/////////////////

if(SJ==0)//锁键盘标志位为0

{

do

{

flag=0;//键盘标志位

key();

if(flag==1&&num==12) //判断是否为管理员功能键按下

{

goto gl;

}

if(flag==1&&num<=9)

{

PSWD0_0[mg]=num;

mg++;//密码个数

}

if(flag==1&&num==14&&mg>=1)//输入错误删除

{

mg=mg-1;

}

if(mg==1) //有密码键按下开定时器限时

{

TR0=1;

yhsh=1;

}

}

while(num!=15);

if(mg!=16)

{

for(i=mg;i<16;i++)

{

PSWD0_0[i]=0;

}

}

/////////////////密码比较电路////////////////////////////

if(flag==1&&num==15)

{ flag=0;

yhsh=0;

shw=1;

num=0;

for(i=0;i<16;i++) //从24c02里读出16个密码

{

PSWD1_1[i]=i2cRead24LC16B(i);

delay_10ms;

}

for(i=0;i<16;i++)

{

if(PSWD1_1[i]!=PSWD0_0[i])

{

BJCB=1;

break;

}

else

BJCB=0;

}

}

if(BJCB!=0)

{

BJC++;

if(BJC!=3)

{

BJCB=0; //第一次和第二次报警

delay(500);

mg=0;//密码个数清零

L1=1;

for(i=0;i<3;i++)//声光报警电路

{

L3=0;

display_3();

bjyin(1000);

L3=1;

delay(1000);

}

goto loop;

}

else if(BJC==3)

{

BJC=0;

BJCB=0;

display_5();//三次输入密码失败,自锁

SJ=1;//锁键盘标志位

mg=0;//密码个数清零

L1=1;

for(i=0;i<2;i++)//声光报警电路

{

L3=0;

bjyin(1000);

L3=1;

delay(1000);

}

goto loop;

}

}

else

if(BJCB==0)

{

KSC++;

display_1(KSC);

i2cWrite24LC16B(KSC,0X20);

if(KSC==100)

{

SJ=1;

}

L2=0;

L1=1;

OUT=1;

mg=0;//密码个数清零

loop1:do //键盘扫描等待功能键按下

{

flag=0;

key();

if(flag)

{

flag=0;

switch(num)

{

case 13:

{

display_2();

do

{

flag=0;//键盘标志位

key();

if(flag==1&&num<=9)

{

PSWD0_0[mg]=num;

mg++;//密码个数

}

if(flag==1&&num==14&&mg>=1)//输入错误删除

{

mg=mg-1;

}

if(mg==16)

{

do //键盘扫描等待功能键按下

{

flag=0;

key();

}

while(num!=15);

}

}

while(num!=15);

if(mg!=16&&num==15)

{

for(i=mg;i<16;i++)

{

PSWD0_0[i]=0;

}

}

if(flag==1&&num==15)

{

flag=0;

mg=0;

for(i=0;i<16;i++) //用一次写一个向24c02里写

{

i2cWrite24LC16B(PSWD0_0[i],i);

delay_10ms;

}

display_1(KSC);

do //键盘扫描等待功能键按下

{

flag=0;

key();

}

while(num!=11); //按下返回键,锁锁返回

{

goto loop;

}

}

};break;

case 11: {

goto loop;

//break;

}

}

}

}

while(flag!=0);//如果设置密码键按下

goto loop1;

// i2cWrite24c02_page(0x00,PSWD1_1,mg);

}

}

else

{

do

{

flag=0;

key();

}

while(num!=12);//判断是否为管理员功能键按下

gl:do//管理员输入密码

{

flag=0;

key();

if(flag==1&&num<=9)

{

PSWD0_0[mg]=num;

mg++;//密码个数

}

if(flag==1&&num==14&&mg>=1)//删除键按下

{

mg=mg-1;

}

if(mg==1)

{

TR0=1;

}//开定时器TO限5秒开锁

}

while(num!=15);

if(mg!=16&&num==15)

{

for(i=mg;i<16;i++)

{

PSWD0_0[i]=0;

}

}

//////////管理员密码比较///////////////////////

//Read_page24c02(0x10,PSWD0_1,16)

for(i=0;i<16;i++) //从24c02里读出16个密码

{

PSWD1_1[i]=i2cRead24LC16B((0x10+i));

delay_10ms;

}

if(flag==1&&num==15)

{ flag=0;

shw=1;

num=0;

for(i=0;i<mg;i++)

{

if(PSWD1_1[i]!=PSWD0_0[i])

{ BJCB=1;

break;

}

else

BJCB=0;

}

}

if(BJCB!=0)

{

BJC++;

if(BJC!=3)

{

BJCB=0; //第一次和第二次报警

mg=0;//密码个数清零

L1=1;

for(i=0;i<2;i++)//声光报警电路

{

L3=0;

display_3();

bjyin(1000);

L3=1;

delay(1000);

}

display_1(KSC);

goto loop;

}

else

{

BJCB=0;

display_5();//三次输入密码失败,自锁

mg=0;//密码个数清零

delay(10000);

display_1(KSC);

goto loop;

}

}

else

{

SJ=0;

display_4();//管理员开锁显示

mg=0;

L2=0;

L1=1;

L3=0;//密码个数清零

do //键盘扫描等待功能键按下

{

flag=0;

key();

}

while(flag==0); //如果设置密码键按下

if(flag==1&&num==13)

{

flag=0;

display_2();

do

{

flag=0;//键盘标志位

key();

if(flag==1&&num<=9)

{

PSWD0_0[mg]=num;

mg++;//密码个数

}

if(flag==1&&num==14&&mg>=1)//输入错误删除

{

mg=mg-1;

}

if(mg==16)

{

do //键盘扫描等待功能键按下

{

flag=0;

key();

}

while(num!=15);

}

}

while(num!=15);

if(mg!=16&&num==15)

{

for(i=mg;i<16;i++)

{

PSWD0_0[i]=0;

}

}

if(flag==1&&num==15)

{

flag=0;

mg=0;

for(i=0;i<16;i++) //用一次写一个向24c02里写

{

i2cWrite24LC16B(PSWD0_0[i],(0x10+i));

delay_10ms;

}

display_4();

do //键盘扫描等待功能键按下

{

flag=0;

key();

}

while(num!=11); //按下返回键,锁锁返回

{

goto loop;

}

}

}

if(flag==1&&num==10)

{

KSC=0;

i2cWrite24LC16B(KSC,0X20);

display_1(KSC);

do //键盘扫描等待功能键按下

{

flag=0;

key();

}

while(num!=11);//按下返回键,锁锁返回

goto loop;

}

if(flag==1&&num==11)//按下返回键,锁锁返回

{

goto loop;

}

}

}

}

最后,如果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欢迎您留言给我,让我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如果需要 完整代码或设计文件,请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

谢谢大家!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评论转发加关注哦。

详解51单片机基本硬件结构

硬件结构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是由CPU、ROM、RAM等组成,现在介绍外部引脚。如图1-3所示为单片机的引脚图,这就是实验中要用的89C51单片机的外部引脚图。如表1-3所示为89C51单片机引脚分配表。

图1-3 89C51单片机的引脚图

表1-3 89C51单片机引脚分配表

端口结构分析

从1.3.1节的硬件结构中可以看出,89C51单片机总共有4组端口,P0、P1、P2和P3,了解这4组端口的结构原理对于日后的编程会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这4组端口结构不尽相同,下面分别介绍单片机总的4组端口。由于每组端口都是由8位组成,故在下面的讲解中,只以每组端口的其中一位来解释。

1. P0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0口字节地址为80H,位地址80H~87H。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如图1-4所示。

图1-4 P0端口位结构图

由图1-4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多路开关、一个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图1-4中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表示引脚可以是P0.0~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图1-4所示相同的电路组成。下面先介绍组成P0口的每个单元部分。

(1)输入缓冲器

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学过数字电路的读者都知道三态门有3个状态,即在其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图1-4中,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需要使读锁存器中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图1-4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2)D锁存器

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内容请参考数字电路相关知识),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图1-4中的D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即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

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锁存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即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

的。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到达,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

端。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到来,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3)多路开关

在51单片机中,当内部的存储器够用时(即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这里讲的存储器包括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内部没有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口就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那么这个多路选择开关就是用于选择是作为普通I/O口使用还是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的选择开关了。从图1-4可知,当多路开关与下端接通时,P0口作为普通的I/O口使用;当多路开关是与上端接通时,P0口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

(4)输出驱动

从图1-4中可看出,P0口的输出是由两个MOS管组成的推拉式结构,也就是说,这两个MOS管一次只能导通一个,当Vl导通时,V2截止,当V2导通时,Vl截止。

上面已对P0口的各单元部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下面研究一下P0口作为I/O口及地址/数据总线使用时的具体工作过程。

(1)作为I/O端口使用时的工作原理

P0口作为I/O端口使用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0(低电平),如图1-4所示,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同时和与门的一个输入端相接,与门的逻辑特点是“全l出1,有0出0”,那么控制信号如果是0,这时与门输出的也是一个0(低电平),此时Vl管就截止,在多路控制开关的控制信号是0(低电平)时,多路开关是与锁存器的端相接的(即P0口作为I/O口线使用)。

P0口用作I/O口线,其由数据总线向引脚输出(即输出状态Output)的工作过程:写锁存器信号CP有效,数据总线的信号的输出流程为锁存器的输入端D→锁存器的反向输出

端→多路开关→V2管的栅极→V2管的漏极→输出端P0.X。前面已经介绍过,当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0时,与门输出为低电平,Vl管是截止的,所以作为输出口时,P0是漏极开路输出状态,类似于OC门,当驱动上接电流负载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如图1-5所示就是由内部数据总线向P0口输出数据的流程图。

图1-5 P0口内部数据总线向引脚输出时的流程图

P0口用作I/O口线,其由一引脚向内部数据总线输入(即输入状态Input)的工作过程,数据输入时(读P0口)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读引脚,即读芯片引脚上的数据。读引脚数时,读引脚缓冲器打开(即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要有效),通过内部数据总线输入。如图1-6所示为P0口读引脚时的流程图。

图1-6 P0口读引脚时的流程图

第二种情况是读锁存器,通过打开读锁存器三态缓冲器读取锁存器输出端Q的状态。如图1-7所示为P0口读锁存器时的流程图。

图1-7 P0口读锁存器时的流程图

在输入状态下,从锁存器和从引脚上读取的信号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例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低电平后,锁存器Q=0,

=l,场效应管V2开通,端口线呈低电平状态,此时无论端口线上外接的信号是低电平还是高电平,从引脚读入单片机的信号都是低电平,因而不能正确地读入端口引脚上的信号。又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高电平后,锁存器Q=1,

=0,场效应管V2截止,如果外接引脚信号为低电平,从引脚上读入的信号就与从锁存器读入的信号不同。为此,8031单片机在对端口P0~P3的输入操作有如下约定:凡属于读—改—写方式的指令,从锁存器读入信号,其他指令则从端口引脚线上读入信号。读—改—写指令的特点是,从端口输入(读)信号,在单片机内加以运算(修改)后,再输出(写)到该端口上。下面是几条读—改—写指令的示例。

ORL P0, A P0→AP0

INC P1 P1+1→P1

DEC P3 P3-1→P3

CPL P2 P2→P2

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读—改—写指令需要得到端口原输出的状态,修改后再输出,读锁存器而不是读引脚,可以避免因外部电路的原因使原端口的状态被读错。

注意: P0端口是8031单片机的总线口,分时出现数据D7~D0、低8位地址A7~A0以及三态,用来连接存储器、外部电路与外部设备。P0端口是使用最广泛的I/O端口。

(2)作为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时的工作原理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0口作为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这时多路开关控制信号为l,与门解锁,与门输出信号电平由地址/数据线信号决定;多路开关与反相器的输出端相连,地址信号经地址/数据线→反相器→V2场效应管栅极→V2漏极输出。例如,控制信号为l,地址信号为0时,与门输出低电平,Vl管截止;反相器输出高电平,V2管导通,输出引脚的地址信号为低电平。如图1-8所示为P0口作为地址线,控制信号为1,地址信号为0时的工作流程图。

图1-8 P0口作为地址线,控制信号为1,地址信号为0时的工作流程图

反之,控制信号为l、地址信号为l,与门输出为高电平,Vl管导通;反相器输出低电平,V2管截止,输出引脚的地址信号为高电平。如图1-9所示为P0口作为地址线,控制信号为1,地址信号为1时的工作流程图。

图1-9 P0口作为地址线,控制信号为1,地址信号为1时的工作流程图

可见,在输出地址/数据信息时,Vl、V2管是交替导通的,负载能力很强,可以直接与外设存储器相连,无须增加总线驱动器。P0口又作为数据总线使用,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P0口输出低8位地址信息后,将变为数据总线,以便读指令码(输入)。在存取指令期间,控制信号为0,Vl管截止,多路开关也跟着转向锁存器反相输出端

;CPU自动将0FFH(11111111,即向D锁存器写入一个高电平1)写入P0口锁存器,使V2管截止,在读引脚信号控制下,通过读引脚三态门电路将指令码读到内部总线。如图1-10所示为P0口作为数据总线,取指期间工作流程图。

图1-10 P0口作为数据总线时取指期间工作流程图

如果该指令是输出数据,如“MOVX@DPTR,A”,该指令将累加器的内容通过P0口数据总线传送到外部RAM中,则多路开关控制信号为1,与门解锁,与输出地址信号的工作流程类似,数据由地址/数据线→反相器→V2场效应管栅极→V2漏极输出。

如果该指令是输入数据(读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如“MOVX A,@DPTR”,该指令将外部RAM某一存储单元内容通过P0口数据总线输入到累加器A中,则输入的数据仍通过读引脚三态缓冲器到内部总线,其过程类似于读取指令码流程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P0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时,在读指令码或输入数据前,CPU自动向P0口锁存器写入0FFH,破坏了P0口原来的状态。因此,不能再作为通用的I/O端口。

注意: 系统设计中务必注意,程序中不能再含有以P0口作为操作数(包含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当由P0口输入数据时,由于外部输入信号既加在缓冲输入端上,又加在驱动电路的漏极上。如果这时T2是导通的,则引脚上的电位始终被钳位在0电平上,输入数据不可能被正确地读入。因此,在输入数据时,应先把P0口置1,使两个输出FET均关断,使引脚“浮置”,成为高阻状态,这样才能正确地插入数据,这就是准双向口。

I/O口作为输入口时有两种工作方式,即读端口与读引脚,读端口时实际上并不从外部读入数据,而是把端口锁存器的内容读入到内部总线,经过某种运算或变换后再写回到端口锁存器,只有读端口时才真正地把外部的数据读入到内部总线,图1-10中的两个三角形表示的就是输入缓冲器,CPU将根据不同的指令分别发出读端口或读引脚信号以完成不同的操作,这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读引脚时,就是把端口作为外部输入线时,首先要通过外部指令把端口锁存器置1,然后再进行读引脚操作,否则就可能读入出错,为什么?看图1-10中,如果不对端口置1,端口锁存器原来的状态有可能为0,Q端为0,

端为1,加到场效应管栅极的信号为1,该场效应管就导通,对地呈现低阻抗,此时即使引脚上输入的信号为1,也会因端口的低阻抗而使信号变低,使得外加的1信号读入后不一定是1,若先执行置1操作,则可以使场效应管截止,引脚信号直接加到三态缓冲器中,实现正确的读入,由于在输入操作时还必须附加一个准备动作,所以这类I/O口被称为准双向口,89C51的P0、P1、P2、P3口作为输入时都是准双向口。接下来再看另一个问题,从图1-10中可以看出,这4个端口还有一个差别,除了P1口外,P0、P2、P3口都还有其他功能,这些功能又作什么用的呢?下面就来详细讲解这个问题。

每个I/O端口都有一个8位数据锁存器和两个8位数据缓冲器。P0~P3(8位锁存器)是SFR,有各自的端口地址,可直接用指令寻址,用于存放需要输出的数据。数据输入时只有缓冲没有锁存,各引脚上输入的数据必须一直保持到CPU将其读走为止,如图1-11所示为P0位结构图。

图1-11 P0位结构图

从图1-11中可以看出,P0口的内部有一个二选一的选择器,受内部信号的控制,如果在图1-11中的位置,则处在I/O口工作方式,此时相当于一个准双向口输入,须先将P0口置1,每根口线可以独立定义为输入或输出,但是必须在口线上加上拉电阻,如果将开关拨向另一个方向,则作为地址/数据复用总线用,此时不能逐位定义为输入/输出,有两种用法,当作数据总线用时输入8位数据,当作地址总线用时则输出低8位地址,注意,当P0口作为地址/数据复用总线用之后就不能再作I/O口使用了。那么什么叫做地址/数据复用?这其实是当单片机的并行口不够用时需要扩展输入/输出口时的一种用法,具体使用方法会在后续的章节中逐步讲解。

利用P0口进行扩展外部存储器和I/O时,P0口将作为地址和数据分时复用,CPU发控制信号,打开与门,使MUX打向上边,形成推拉式结构,数据信号可直接读入或输出到内部总线。利用P0作为通用I/O时,此时P0口是一个准双向口,CPU发控制信号,封锁与门,使上拉管截止,MUX打向下边,与D触发器Q连接。

输入程序举例:

MOV P0, #FFH

输出程序举例:

MOV A, P0

2. P1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1口字节地址为90H,位地址为90H~97H,如图1-12所示为P1位结构图。

图1-12 P1位结构图

与P0不同,P1口只能作为I/O口使用,无MUX,但其内部有一个上拉电阻,所以连接外围负载时不需要外接上拉电阻,这一点P1、P2、P3都一样。

输入程序举例:

MOV P1, #FFH

MOV A, P1

输出程序举例:

MOV A, P1

3. P2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2口字节地址为A0H,位地址为A0H~A7H,如图1-13所示为P2位结构图。

图1-13 P2位结构图

P2口作为I/O口线时用法与P0口一样,当内部开关拨向另一个方向,即作地址输出时,可以输出程序存储器或外部数据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并与P0口输出的低地址一起构成16位的地址线。

注意: 和数据总线的区别,数据总线是8位的,很多书上都会提到51单片机是8位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但都不会解释有什么不同,看到这里读者应该明白二者的区别。

16位的地址总线可以寻址64KB的程序存储器或外部数据存储器,后续章节会讲解,此处要注意的是当P2口作为地址总线时,高8位地址线是8位一起输出的,不能像I/O口线那样逐位定义,这与P0口是一样的。

当P2口用来扩展外存储器和I/O时,作为高8位地址输出,当进行外部存储器或I/O设备读写操作时,CPU自动发出控制信号,打开与门,使MUX拨向上边。当P2口当作通用I/O时,CPU自动发出控制信号,MUX拨向下边,与D触发器Q连接。

输入程序举例:

MOV P2, #FFH

MOV A, P2

输出程序举例:

MOV A, P2

4. P3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3口字节地址为B0H,位地址为B0H~B7H。如图1-14所示为P3位结构图。

图1-14 P3位结构图

P3口作为I/O口线用时同其他的端口相同,也是准双向口,不同的是,P3口的每一位都有另一种功能,也叫第二功能,具体作用在用到时将详细解释。当P3口作为通用I/O口时,准双向口第二功能端保持高电平。

输入程序举例:

MOV P3, #FFH

MOV A, P3

输出程序举例:

MOV A, P3

当P3口作为第二功能时,锁存器输出Q=1,如表1-4所示为P3口第二功能列表。

表1-4 P3口第二功能列表

既然单片机的引脚有第二功能,那么CPU是如何识别的呢?这是一个令许多初学者困惑的问题,其实单片机的第二功能是不需要人工干预的,也就是说只要CPU执行到相应的指令,就自动转成了第二功能。

思考: 输入和输出口简称I/O口,是单片机与外部电路接口的唯一途径,4个并行口的结构是有一定区别的,如何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和产品用途来正确灵活地使用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还需要清楚其功能和用途。

5. 应用注意事项

(1)在无片外扩展存储器的系统中,这4个端口的每一位都可以作为准双向通用I/O端口使用。在具有片外扩展存储器的系统中,P2口作为高8位地址线,P0口作为双向总线,分时作为低8位地址和数据的输入/输出线。

(2)P0口作为通用双向I/O口使用时,必须外接上拉电阻。

(3)P3口除了作通用I/O口使用外,各位还具有第二功能。当P3口某一位用于第二功能作输出时,则不能再作通用I/O口使用。

(4)当P0~P4端口用作输入时,为了避免误读,都必须先向对应的输出锁存器写入1,使FET截止,然后再读端口引脚,例如以下程序:

MOV P1, #0FFH

MOV A, P1

相关问答

74ls279 锁存器 的原理?

锁存器就是把单片机的输出的数据先存起来,可以让单片机继续做其它事..比如74HC373是一种CMOS电路8D锁存器74LS373是一种TTL电路8D锁存器74LS74是一种TTL...

单片机 , 锁存器 之类的直插式芯片联接到电路板上的底座 具体...

把单片机,锁存器之类的直插式芯片连接到电路板上的底座具体叫做IC芯片插座分为4脚、8脚、16脚、20脚、28脚、40脚等呵呵满意就选满意回答芯片底座把单片机...

51单片机 定时器内部结构由什么组成?

51子系列单片机由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特殊功能寄存器、4个I/O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八个功能部件组成。CPU由累加器A、暂存...

单片机锁存器 和译码器的原理

[最佳回答]译码器一般用来io口扩展,比如38译码器,用3个io口当8个io来使用,因为它输出只有一路有效;锁存器是用来保存维持状态的,io口复用电路上用的多,通过...

为什么在 51单片机 里面数据存储器高128个字节里存放的是特殊...

一、判断题()1.MCS—51单片机是高档16位单片机。()2.MCS—51的产品8051与8031的区别是:8031片内无ROM。()3.单片机的CPU从功能上可分为运算器和...

51单片机 由哪几部分组成?

51子系列单片机由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特殊功能寄存器、4个I/O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八个功能部件组成。CPU由累加器A、暂存...

51单片机 内部结构有哪些基本部件?

51子系列单片机由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特殊功能寄存器、4个I/O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八个功能部件组成。CPU由累加器A、暂存...

51单片机 io口是什么有效?

51单片机上的IO口无所谓高低电平有效,高低电平有效是指触发条件,可以自设定的。只有P0口是OC输出的,需要外部加上拉电阻,其它端口都带有上拉。在单片机系统...

单片机 中的段 锁存 和为 锁存 有什么不同?

段锁存及位锁存与单片机概念无关。这两个概念出自数码管的动态扫描。多位数码管复用八段码,通过位选来选择其中一位数码管。每次将需要点亮的数码管的八段...

童鞋们!在线等:怎样使用 单片机锁存器 编程?

[回答]锁存,顾名思义,存数据进来,锁住,输出端口保持锁住的值。只要锁存端口不使能,输入端口是什么数据都不影响输出。锁存端口使能后,赋新的值到输入端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