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例分享,温度记忆杯垫
“记忆杯垫”是我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的,杯垫材料是一张光盘,导热材料是硬币,用502胶水和加厚双面胶粘合,制作起来十分简单。
这个作品的设计初衷是源自个人的生活经验,希望和我有着一样烦恼的“技术宅”们会喜欢这个设计。笔者作为“职业码农”,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扰:早上冲好的咖啡,放着放着就凉了;同事胃不好,需要喝温水,可一忙就忘记了……想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这次的设计,就是给大家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及时提醒人们饮用热饮。喜欢喝热饮的朋友,以后不必再因为冷却的热饮而苦皱眉头了!
功能描述
“记忆杯垫”能实现以下功能:当我们把装有温度较高液体的杯子放到杯垫上时,杯垫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开始测量杯子的底部温度,只要杯子不是隔热材料的,那么杯子的表层温度就会和里面的液体温度成正比,当杯子内的液体降到了适合人的饮用习惯时,此时按下“记忆键”,杯垫就将永久记录下此时的杯子底层温度;当使用者再次将装有热饮的杯子放在杯垫上时,液体在降温过程中,只要杯子的底层温度与之前记忆的温度接近,杯垫就可以根据设计者的要求提示主人饮用,比如通过闪烁灯提示或者通过音乐提示。
工作原理
这次设计的核心就是围绕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单片机EEPROM的应用。
DS18B20采集温度,单片机负责数据的处理,当有温度需要记录时,单片机将待记录温度存储到单片机EEPROM中;当EEPROM中有了温度记录后,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数据与EEPROM中数据随时进行比较,当数据接近时,就会做出相应输出,开启提示功能。
当下次冲好了一杯咖啡,就可以把杯子放到杯垫上面了,温度传感器会将采集到的温度T值与EEPROM里的数值A做比较,当A-1 < T < A+1 时,杯垫侧面的8个发光二极管就会闪烁,以此来提示主人喝咖啡或水。
温度的差值也可以根据设计者的需要自行改变,比如在比较寒冷的地区,T与A的差值可以通过改变程序来实现。笔者在南方,实际测试的时候发现T与A的值在±1之间就可以了。
记忆键在向单片机记录温度数据的时候,也会擦除之前的数据,这样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需要的操作。
国产的STC单片机大多数都自带了一定大小的EEPROM,这就给设计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了让电路更加简洁,这次选用的是STC11F04E的1T单片机,其具备4KB的程序存储空间和1KB的EEPROM空间,20引脚的封装设计大大减小了PCB面积。图15.1为电路原理图,制作说明见图15.2、图15.3。
图15.1 电路原理图
图15.2
图15.2 光盘中间的圆孔用来放置温度传感器,上面用金属片导热材料固定,并涂上硅脂,增加导热效果,因为大多数杯子底部是凹进去的,也可以用硬币这种有一定厚度的材料导热。
图15.3
图15.3 杯垫的背面,用双面胶(电工固定线盒那种)粘住电池盒、电路板、流水灯,温度传感器已经粘在电路板下面了
程序设计
这里要作出说明的是,大多数DS18B20程序代码都是为12T单片机设计的,而1T单片机指令速度要比12T单片机快很多,这就导致了通常的DS18B20程序不能直接拿来调用。笔者根据STC的官方资料,通过计算指令外加逻辑分析仪测试的方式,得出的结论是,11系列的1T单片机指令要比12T单片机快6.5倍左右,根据这个数据来修改原始DS18B20程序的延时程序和EEPROM程序,就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STC绝大多数芯片都集成了EEPROM,不同型号的擦写程序也是大同小异,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无需额外EEPROM的IC,更不需要IC通信程序。因为是内部集成的,程序代码简单,很好理解,节约了设计成本的同时,也给应用者节约了程序设计时间。
STC的官方资料很明确地给出了EEPROM的原始程序,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为使程序更加简洁,对官方程序作了一些改动,应用了C语言的宏定义,自己也做了对应的库文件,方便实用。本程序是在Keil环境下编译的,使用时要添加我自己写的basic.h、STC11Fxx_IAP.h文件,同时要下载官方的单片机库文件,这样方可保证程序的正确编译。
■ 本制作的相关源文件可以到qq群657864614进行下载。
■介绍一个与众不同的淘宝店铺:首页-数码达人小二-淘宝网,不信你试试?
使用单片机进行温度测量
要实现温度监测,首先需要连接温度传感器到单片机,并读取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通常使用的温度传感器是模拟输出的,可以选择使用模拟输入引脚(比如ADC引脚)来读取传感器信号。
以下是一个示例程序,演示如何在8051单片机上通过ADC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温度值进行显示:
```c
#include <8051.h>
// 函数声明
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milliseconds);
void init_adc();
unsigned char read_adc();
// 延时函数,单位为毫秒
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milliseconds) {
while (milliseconds) {
unsigned int count = 12000;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循环次数
while (count) {
count--;
}
milliseconds--;
}
}
// 初始化ADC
void init_adc() {
ADCON0 = 0x41; // 设置ADC转换时钟频率和通道
ADCON1 = 0x80; // 设置ADC数据格式和引用电压
}
// 读取ADC值
unsigned char read_adc() {
ADCON0 |= 0x04; // 启动ADC转换
while (ADCON0 & 0x04); // 等待ADC转换完成
return ADRESH; // 返回高字节数据
}
// 主函数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adc_value;
float temperature;
init_adc(); // 初始化ADC
while (1) {
adc_value = read_adc(); // 读取ADC值
// 转换为温度值(示例使用线性关系进行转换)
temperature = (adc_value * 0.48875) - 50;
// 显示温度值(通过串口、LCD等方式进行显示)
// 延时一段时间
delay_ms(1000);
}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了`init_adc`函数用于初始化ADC,`read_adc`函数用于读取ADC值。主函数中,我们通过调用`init_adc`函数来初始化ADC,然后在一个循环中不断读取ADC值并进行温度转换。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程序,温度转换部分使用了简单的线性关系进行转换,具体的转换公式需要根据你所使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特性而定。
另外,你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温度值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显示,比如通过串口通信输出到计算机,或者连接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
希望这个示例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相关问答
单片机 采集 温度 传感器怎么用?第一要完成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1)温度传感器是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即温度转换成电压(一般电压值较小为毫伏级的)因此需要加一级运算放大电路...
protues7.8 单片机温度 检测?Proteus7.8单片机温度检测是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监控仿真设计,程序编译器为keil4/5,编程语言为C语言。该设计主要功能有:显示温度0-99,上电默认高温报警35...
单片机 怎么判断 温度 稳定下来?去找(购)一只温度传感器,帖在热水器的输出管道壁上,这时就可用它的信号来控制单片机对热水器(电磁阀)进行开关或大小的控制天气量了。再配上适当的显示示和...
单片机 内部测 温度 原理?内部主要有ROM.RAM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使用一根数据线进行通信,首先你要先向它发送一系列脉冲信号。一般我们用的步骤大致为:初始化--跳过ROM操作--启动温...
想用 单片机 测量 温度 ,热电阻 温度 计算公式为:T1=1/[ln(Rt / R)/B+1/T2],怎样用C语言表示此公式?C语言里面有专门的数学库函数,写的时候带上头文件#includeC语言里面有专门的数学库函数,写的时候带上头文件#include这里选用函数doublelog(doublex)返回的...
单片机 如何让按键控制 温度 加减?要让单片机通过按键控制温度加减,首先需要连接一个温度传感器来获取当前温度值。然后,编写程序读取按键输入,并根据按键的不同操作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操作。例...
...DS18B20制作的 温度 报警器原理图和 单片机 内部 程序 ?_汽配人问答[最佳回答]#include#include#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sbitds=P2^2;//温度传感...
麻烦诸位大侠!我想知道: 单片机 测温电路?,校车人脸测温机有...[回答]方案:采用热电偶作为感测温度的核心元件,配合桥式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将温度变化信号送入单片机处理。此方案原理和方案一的原理大同小...
在焊接的时候多大的 温度 能把 单片机 烧坏-ZOL问答温度不一样焊接每个点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一般上焊接都不会导致芯片挂掉的。...不过不建议直接把单片机焊上啊;给个单片机的套就方便多啦,做完一个作品后,那单...
有关 温度 报警器的 程序 ,有关DS18B20的 程序 已写好,求助有关...[最佳回答]本设计温度测量及加热控制系统AT89S52单片机核心部件外加温度采集电路、键盘及显示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和越限报警等电路采用单总线型数字式温度...